(一)開展有效的培訓
ERP對於實施企業來說並不僅僅是一個管理軟體的應用,更是企業從工作管道到思想理念徹底的管理變革。 由於ERP的複雜性,企業員工如果對ERP及相關流程操作不熟悉,就會產生抵觸ERP實施的心理。 而且,由於ERP系統資訊共用程度高,數據的採集、處理,是建立在龐大的基礎資料登錄的基礎上,如果資料登錄錯誤就會在企業的整個運作過程中產生連鎖反應,對整個企業的生產和運營帶來嚴重後果。 囙此,ERP實施首先就要通過培訓、溝通和配套的制度,讓企業所有員工都充分認識和理解實施ERP的必要性,使員工積極地、主動地配合併參與ERP的實施。
ERP培訓的目的是為了增强員工對ERP管理思想和作業流程的理解,掌握ERP的操作,規範企業的管理。 中小企業應確認ERP的實施關鍵使用人,培養、儲備ERP關鍵使用人,對企業全體員工進行有區別的培訓和溝通,而且培訓工作貫穿ERP實施和應用全過程。
(二)完善管理基礎
ERP是以提升企業管理水准和管理效率為目的資訊系統,其成功實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管理基礎之上。 中小企業管理粗放且水准偏低,許多中小企業至今仍靠手工編制業務計畫、安排和進行生產調度,管理方法和科技陳舊,管理制度和流程混亂,致使管理基礎資料登錄、處理、輸出、迴響不及時,導致企業管理缺乏系統性、完整性、連續性和正確性。
(三)保證基礎數據的質量。
ERP不是一個純科技的系統,其靈魂是基於供應鏈的管理思想,建立在對企業相關資料獲取、處理、分析基礎上的。 中小企業的管理還存在很大的不規範性、隨意性和主觀性,對管理的基礎數據不重視,導致基礎數據不完整、不真實,數據不準確是許多企業實施ERP失敗的重要原因。
為保證基礎數據的質量,要採取幾個重要的步驟:(1)定義關鍵的數據元素,有效地組織資訊資源實施ERP。 如物料程式碼、工作中心、生產工藝、BOM等; (2)定義要導入ERP系統的全部資訊和資訊來源,明確資訊輸入以及處理的要求,將確認的ERP資訊需求與資訊使用者的需求進行核對、確認,明確資訊輸出以及安全保護的要求:(3)建立數據輸入管理體系,明確數據的錄入步驟,嚴格控制資料錄入的規範。
(四)企業總經理的企圖心
很多企業的總經理沒有直接領導或參與ERP項目的實施,高層的推動力不够; 有的總經理很有决心,但面對長期缺乏的執行力卻沒有有效的方法和措施,中層的推動力缺失; 有的企業沒有建立一個熟悉企業業務、能協調企業資源、理解ERP實施方法的項目實施小組。 很多企業面對實施初期大量、繁複的基礎數據整理沒有心理准備,難以落實到具體的責任部門; 或者過分相信和依賴現有的業務處理流程和管理方法,不願意根據ERP系統的管理邏輯進行必要的業務流程優化; 或者遷就財務、生產、銷售等主要業務部門的繁忙現狀,使ERP項目的實施行程時續時斷。
解决好上述四個問題,在推行ERP的過程中與軟體廠商保持良好的溝通,這是中小企業導入ERP成功的關鍵因素。